滴滴收购,消息不实!ofo还想‘死撑’? 二维码
来源:头条号 @小发先生与运营
看着公告写得。如此信心满满,气吞山河。。。 缺钱缺人ofo曾经获得一笔阿里的17元融资。那也只能算救命钱。此后就一直没有钱进账。ofo 没有拿到融资,但是烧钱还得烧下去。 之前腾讯科技《一线》报道称,ofo“订单量从3200万单锐减到1000万单”,“拖欠供应商货款25亿”,账上现金“只能维持一个月”。ofo发表声明称消息失实并向腾讯科技寄出律师函,要起诉媒体。 对此,腾讯回应称,有准确的订单和资金方面的数据,可以支撑报道和言论。官司显然并没有最终打起,ofo还是不断传出与阿里融资的消息。对于腾讯方面回应的问题,“…请ofo在指责我们的同时给出相应的证据。”一直沉默不语,ofo至今也没有拿出来新的材料,让争议渐渐冷却成了主题。 又据某媒体报道。在ofo的管理层中,几名90后奢侈品消费成风,一人拥有一辆特斯拉。虽然特斯拉算不上昂贵,但创业团队集体高调的案例并不多见,这也让外界对ofo内部的资金使用情况堪忧。 不仅如此,有工厂曾明确指出,ofo的订金久未到位,账期一再拉长,导致已生产的车辆被视为放弃,投资扩大的生产线被搁置,工厂蒙受亏损。该工厂认为,ofo过度扩张导致烧钱过快,最终使得资金运转失控。 种种迹象表明,ofo这个被资本喂大的巨婴,在内部对于资金的掌控尚未达到精细化。 “人事方面也不消停,也有集体离职的”,上述人士透露,去年第四季度,ofo内部突然离职了二三十人,“都是招聘进来的,在半个月内全走了”。 身陷漩涡ofo,董事会中5个席位都是创始人团队,而**的投资者滴滴有2个席位,创业团队是主导方。ofo既要依靠滴滴等资本方的继续输血,又要保持住自己的控制权,引来了阿里入局,希望掌握更多的筹码来对抗滴滴,因此才会出现之前17亿美元阿里领投的新一轮融资。但是这只狼的引入,让局势更加复杂。 阿里有哈罗单车和永安行,深耕二三线市场,并将其作为支付的入口,没有必要直接参与。阿里给出的方案是这样的,其希望对滴滴的股份进行回购,与此同时砍掉戴威的一票否决权。如果阿里能顺利入局,确实能够拖延滴滴的入侵,但一票否决权是戴威的救命稻草,阿里也知道他不可能放弃。阿里的做法,明显就是待价而沽,趁机浑水摸鱼一把,看后面能不能再捞一些。 ofo呢?自信心爆棚的风投们,欲效法滴滴,用同样的套路催生另一个“巨人”。如今,陷入不知所措的漩涡,陷入无法自拔的焦虑。 而焦虑来自于资本的数字游戏——对估值的盲目堆叠,以致于最后无法套现。那些成功的例子,不过是一个个停留在纸面的虚无回报率。正如此前媒体梳理的,由朱啸虎执掌的金沙江创投,从2004年成立至今投资了200来个项目,但退出的项目数10个都够呛。即便金沙江创投后来投了滴滴、饿了么、ofo、映客等所谓的“风口”,但在目前看来,其退出套现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简单。 说起来,ofo在共享单车领域的经历像过山车,以大面积市场投量抢占市场,换来了大量挤压城市空间、损坏率高的口碑。从市场宠儿的神坛到跌落引发过大量置疑。细究发展历程,你会发现 ofo 输给了自己。
文章分类:
新闻资讯
|